文章 | 閱讀時間 5 分鐘
從夢想到實踐。她打造的現實:Japnit Ahuja
從把編寫網站當作興趣,到創立 Go Girl 並領導一家 AI 新創公司,Japnit 將早期的阻礙轉化為推動改變的動力。她的旅程證明了,熱情、堅持與決心能改變科技格局,並為下一代投身 STEM 領域的女孩賦予能力。
早期鼓勵的力量
在成長過程中,Japnit 的父親在她的 STEM 旅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鼓勵她追求科技,悄然挑戰了文化期待。在一個鮮少鼓勵女孩從事 STEM 職涯的社群裡,他讓她得以作超越傳統性別規範的夢。
問:您什麼時候開始對 STEM 感興趣?
我十一歲時,父親給我看了 Facebook 的原始碼。那一天,我有了兩個改變我人生的體悟。首先,我驚訝地發現,紅色與藍色的程式碼行可以跨越太平洋,把我與世界另一端的姑姑連結起來。其次,我明白科技不只是螢幕與應用程式;它是一種能塑造我想法的語言。
問:您是否曾考慮或追尋過 STEM 以外的不同道路?如果有,什麼讓您回到 STEM?
是的,很多次。身為電腦社團裡唯一的女孩,我常常覺得格格不入;沒有和我相似的榜樣,也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屬於科技領域。我鮮少發言,因為害怕自己的聲音被忽視。電腦社團本應是機會的汪洋,但許多機會卻觸不可及。住在德里意味著我不被允許單獨出門;與我的男性同儕不同,我無法輕易參加深夜黑客松、通宵活動或校外比賽。少數能參加的活動也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還伴隨著無聲的期待,認為我難以勝任。
我也探索過其他 STEM 領域,例如生物學。然而,總讓我回頭的,是我對動手打造的熱愛。
「編寫程式讓我獲得自由。我不必等上大學或取得允許;我可以照自己的方式,實現我所想的一切。」
把夢想化為現實
老師問她的夢想是什麼時,14 歲的 Japnit 寫下:「我想成為軟體工程師,並激勵更多女孩加入 IT 產業。」兩年後,她創立了 Go Girl,這項倡議旨在確保其他女孩不會再像她曾經那樣感到隱形或被排除在外。
14 歲的 Japnit
創立 Go Girl 的前 2 年
「我會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並激勵更多女孩加入 IT 產業,讓科技領域的男女比例更為平衡。」
問:您是在哪裡學會這些技術的?
我大多數的技術都是在網路上學會的。我以前常常在上學前特別早起,只為了看教學與影片。我最喜歡科技的一點是知識的開放性;我需要學的一切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而我真正需要的只是筆記型電腦與好奇心。
問:請和我們分享您創立 Go Girl 的歷程
在高中時期,我常是電腦社團或比賽中唯一的女孩。有時我被招進團隊只是為了讓團隊看起來更「多元化」,這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是憑實力贏得了這個位置,儘管我已經通過了每一次面試與編寫程式挑戰。機會遍布我身邊,但我常覺得那些機會並不是為我而設。
到了大學,這種感受仍然揮之不去。走進男性為主的教室時,我背負著刻板印象,以及那種默默認定我會達不到期望的氛圍。
創立 Go Girl 徹底改變了我的歸屬感。我不再等待被納入,而是打造了一個讓他人能被看見、受到重視並獲得賦能的空間。如今,透過 Go Girl,我正努力縮小女孩在 STEM 領域的資源落差、代表性與機會上的差距。我的個人使命如今已發展為一個有超過 100 名志工的組織,透過教育與導師指導,影響超過 2000 名年輕女性。同時,我正在打造自己的 AI 新創公司,不僅創造技術,也在塑造其未來的過程中確立自己的一席之地。
問:您能給正在求學、準備投身 STEM 的女孩哪些建議?
「您屬於這裡。不要等別人允許您發聲或佔有一席之地;積極把握機會、尋找導師,當環境未能完全接納您時,就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
#WOMENWHOMASTER
認識 STEM 領域的頂尖大師
Julie Hanell
Julie Hanell 在 22 歲時,將她探索的熱情轉化為開創性的線上業務,進入了 STEM 世界。她現在是 Lookback 的成長主管,推動 UX 研究的創新。
Lavanya Jawaharlal 和 Nadia Fischer
羅技 MX #WomenWhoMaster 系列現在輪到兩位對 STEM 感興趣並將其轉化為邁向更美好世界動力的商界領袖登場。
Marija Musja 和 Nikita Washington
Logitech MX #WomenWhoMaster 女性大師系列的新專題,帶來兩位極具創造力的技術領導者,其對熱情和業界的創造力有很多想法。
Women Who Master
Logitech MX 致力於關注和支持正在顛覆全球產業,具有影響力的倡議和個人,以激勵女孩和女性追求職業或繼續在 STEM 領域蓬勃發展。
我們的使命是透過 #WomenWhoMaster,發起一場整個產業的運動,一勞永逸地解決技術和 IT 領域中的性別差距以及獲得機會方面的不平等問題。